「打炒房」讓房市信心降溫 但仍屬中性樂觀|2021 Q1 購屋意向調查
調整字級
大中小信義房屋針對網友進行2021年第1季的購屋意向調查,此次調查是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上路後,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政策有感,看漲房價季減約8個百分點,不過政府對外溝通房市政策主要為「打炒房」,因此民眾對於未來房市看法雖略降溫,但並未對房市感到悲觀。
為了解潛在購屋民眾當下對於房市的看法,與購屋人的實際需求和購屋動機,信義房屋自2008年起定期每季,針對信義房屋官網的使用者,進行最新一季的購屋意向調查,透過長期的觀察可發現民眾對於市場信心的變化,有助於判斷未來房市的可能走向變化。
政策有感 預期房價上漲比例略降
信義房屋針對網友進行2021年第1季的購屋意向調查,此次調查是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上路後,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政策有感,看漲房價季減約8個百分點,不過政府對外溝通房市政策主要為「打炒房」,因此民眾對於未來房市看法雖略降溫,但並未對房市感到悲觀。
▌ 房價信心調查
此次調查仍維持看漲房價比看跌的多,但政府的打炒房政策的確有達到降溫的效果,看好的比例從上一次調查的38%收斂到30%,但仍維持在這幾年相對樂觀的水準,看跌比例從22%增加到34%,顯示打炒房政策有感,但購屋人也了解到政府是打炒房不是全面打房。
▼ 圖一、民眾長期對於房價看法

六都受訪者對於房價看法,則是以台中、台南的受訪者最為樂觀,有32%~34%的受訪者認為未來房價看漲,不過比例已經較上次調查明顯減少。
*表ㄧ、六都受訪者對於房價看法
| 區域 | 看漲 | 持平 | 看跌 | 
| 台北 | 26% | 36% | 37% | 
| 新北 | 31% | 37% | 32% | 
| 桃園 | 31% | 33% | 37% | 
| 台中 | 34% | 37% | 29% | 
| 台南 | 32% | 44% | 25% | 
| 高雄 | 23% | 36% | 40% | 
▌ 購屋動機與房價感受
潛買的購屋動機中,有49%屬於首購,31%屬於換屋,15%屬於投資置產。
*表二、本季調查購屋需求
| 需求 | 比例 | 
| 首購 | 49% | 
| 換屋 | 31% | 
| 投資置產 | 15% | 
| 其他 | 5% | 
▌ 時事感受
民眾對於政府的房市政策力道感受,覺得力道很重的接近1成,感受到普通的31%,輕微的50%,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力道普通或輕微,打炒房對於民眾購屋決策部分,有近半認為沒有影響,有需求就買,但也有44%表示可能觀望,延後購屋。
至於哪個政策打房最有效,40%受訪者認為囤房稅最有用,25%則認為是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,其次則是實價2.0與查紅單與預售案。
至於哪個政策打房最有效,40%受訪者認為囤房稅最有用,25%則認為是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,其次則是實價2.0與查紅單與預售案。
*表三、您認為政府打房力道如何
| 項目 | 比例 | 
| 很重 | 9% | 
| 普通 | 31% | 
| 輕微 | 50% | 
| 不清楚 | 10% | 
*表四、政府打炒房是否改變你購屋決策
| 項目 | 比例 | 
| 沒有影響,有需求就買 | 48% | 
| 觀望,延後購屋 | 44% | 
| 不清楚 | 8% | 
*表五、您認為哪個政策打房最有效
| 項目 | 比例 | 
| 囤房稅 | 40% | 
| 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(限縮房貸) | 25% | 
| 實價門牌與預售揭露 | 20% | 
| 查紅單與預售案 | 15% | 
說明:信義房屋針對瀏覽信義房屋官網民眾,進行網路問卷調查,調查時間為2020年12月11日~12月15日,總計回收1072份網路問卷。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▌ 歷史房價信心調查變化
| 調查時間 | 上漲 | 持平 | 下跌 | 
| 08Q3 (金融海嘯)  | 
12% | 14% | 74% | 
| 08Q4 | 16% | 21% | 63% | 
| 09Q1 | 12% | 34% | 54% | 
| 09Q2 | 27% | 45% | 28% | 
| 09Q3 | 21% | 46% | 33% | 
| 09Q4 | 38% | 40% | 32% | 
| 10Q1 | 32% | 36% | 32% | 
| 10Q2 | 42% | 39% | 29% | 
| 10Q3 | 25% | 36% | 39% | 
| 10Q4 | 53% | 37% | 10% | 
| 11Q1 (奢侈稅打房)  | 
12% | 22% | 66% | 
| 11Q2 | 33% | 45% | 22% | 
| 11Q3 | 29% | 21% | 50% | 
| 11Q4 | 10% | 28% | 62% | 
| 12Q1 | 29% | 43% | 28% | 
| 12Q2 | 22% | 38% | 40% | 
| 12Q3 | 20% | 41% | 39% | 
| 12Q4 | 17% | 45% | 37% | 
| 13Q1 | 31% | 50% | 19% | 
| 13Q2 | 28% | 44% | 28% | 
| 13Q3 | 24% | 47% | 29% | 
| 13Q4 | 24% | 43% | 33% | 
| 14Q1 | 21% | 39% | 40% | 
| 14Q2 | 16% | 37% | 47% | 
| 14Q3 | 13% | 40% | 47% | 
| 14Q4 | 12% | 33% | 55% | 
| 15Q1 | 13% | 36% | 51% | 
| 15Q2 | 13% | 32% | 55% | 
| 15Q3 (房地合一發酵)  | 
7% | 19% | 75% | 
| 15Q4 | 12% | 18% | 70% | 
| 16Q1 | 7% | 21% | 72% | 
| 16Q2 | 13% | 27% | 61% | 
| 16Q3 | 5% | 21% | 74% | 
| 16Q4 | 6% | 20% | 74% | 
| 17Q1 | 7% | 28% | 65% | 
| 17Q2 | 7% | 29% | 64% | 
| 17Q3 | 7% | 32% | 61% | 
| 17Q4 | 7% | 34% | 59% | 
| 18Q1 | 8% | 42% | 50% | 
| 18Q2 | 10% | 41% | 49% | 
| 18Q3 | 9% | 39% | 52% | 
| 18Q4 | 10% | 39% | 51% | 
| 19Q1 | 10% | 42% | 48% | 
| 19Q2 | 16% | 49% | 35% | 
| 19Q3 | 13% | 47% | 40% | 
| 19Q4 | 20% | 50% | 30% | 
| 20Q1 (疫情)  | 
9% | 25% | 67% | 
| 20Q2 (QE+降息)  | 
29% | 39% | 32% | 
| 20Q3 | 38% | 40% | 22% | 
| 20Q4 | 30% | 36% | 34%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