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根菸蒂汙染100公升水!社區一家支持國中小學生玩轉菸蒂行動
調整字級
大中小三重街頭,一群國中小學生蹲在水溝邊,手持夾子,一根根撿起被丟棄的菸蒂,因為每一根菸蒂,能汙染高達100公升的水,相當於一個人兩個月的喝水量。這支名為「不落蒂聯盟」的學生團隊,他們的菸蒂清理行動已經要邁入第三年,一路上撿菸,從小學生撿成國中生。2024年以《杜絕菸害 不留餘蒂》計畫獲得信義房屋「社區一家」楷模獎肯定,值得一提的是,當初他們並非以「深耕校園類」申請,而是選擇「幸福社區類」,與來自全台各地、相對成熟的社區團隊一同競爭,堪稱越級打怪,最終也成為最具行動力的倡議者之一。
三重街頭,一群國中小學生蹲在水溝邊,手持夾子,一根根撿起被丟棄的菸蒂,因為每一根菸蒂,能汙染高達100公升的水,相當於一個人兩個月的喝水量。這支名為「不落蒂聯盟」的學生團隊,他們的菸蒂清理行動已經要邁入第三年,一路上撿菸,從小學生撿成國中生。2024年以《杜絕菸害 不留餘蒂》計畫獲得信義房屋「社區一家」楷模獎肯定,值得一提的是,當初他們並非以「深耕校園類」申請,而是選擇「幸福社區類」,與來自全台各地、相對成熟的社區團隊一同競爭,堪稱越級打怪,最終也成為最具行動力的倡議者之一。
不落蒂聯盟由一群國小與國中生自發組成,獲得社區一家楷模獎時,名為不落蒂4.0小隊,乃因受到前面三代學長姐的啟發。隨著每一年能力的升級,如今,核心團隊成員自詡為不落蒂6.0小隊。團隊現有約20人,核心成員7位,皆為國中小學生。行動從蘆洲、三重開始,擴展至台北、宜蘭,甚至成立加拿大分隊,近日連日本分隊都已經成形,團隊持續擴大。從最初的街頭「撿菸」簡,到如今結合科技、教育與政策倡議,致力於從源頭「減菸」,目標都專注在減少菸蒂對環境的危害,讓公共空間更乾淨、更友善。
「孩子也能改變世界!」隊員陳樂熙、黃陳希指出,菸蒂是水源、土壤與空氣汙染嚴重卻被忽略的汙染源,一根菸蒂可汙染高達100公升的水,若落入水溝,被帶入河川乃至海洋,將直接影響自然生態。除了親手撿拾,他們也透過街頭宣講、短影音創作與舉辦兒童論壇,讓更多人理解菸蒂的危害。現任隊長許哲愷、副隊長黃皇云回憶:曾有阿伯因為看見他們的行動與說明,從此不再亂丟;也有家長被孩子勸導後開始自備菸蒂收納盒。這樣的回饋,讓他們感受到行動真的有用,也更有意願持續投入、影響更多人。
為了提升效率,他們也投入科技工具開發。團隊一開始使用由學長姐設計的簡易鐵網,曾在便利商店門口的水溝攔截超過1200根菸蒂。之後隊員吳昊翰進一步開發「智慧型水溝攔截網」,利用光敏電阻與Wi-Fi模組,只要有菸蒂落入水溝、遮蔽光線,系統即會通知團隊前往清理。目前實體裝置已完成,程式仍在測試階段,未來可望更精準掌握汙染熱點。
除了硬體,他們也發想了「台灣菸蒂獵人App」,透過群眾回報與地圖標示記錄菸蒂分布。雖尚未正式上架,但已有雛型,未來若能取得資源支持,將成為社區環境管理的重要工具。
他們行動的另一項核心,是統計菸蒂數據。年紀最小,即將升上小六的隊員吳際說明,透過攔截網與人工清理的數據,除了能掌握汙染熱點,也能向民眾與公部門提供清晰證據,凸顯問題嚴重性。例如,一處熱點曾在一個月內攔截超過1200根菸蒂,等同於12萬公升水資源避免受汙。數據不僅能支持倡議,也有助於掌握高風險區域,提升撿拾效率。
除了街頭行動,不落蒂聯盟也積極推動社會對話。今年在三重高中舉辦「兒童行動論壇」,邀集10個兒童團體、近400人參與,並有加拿大分隊線上共襄盛舉。論壇不以競賽為主,而是鼓勵其他兒童團體分享行動成果,包括「快時尚-衣衣不捨小隊」、「復魚者聯盟」等,主辦方提供行動經費,讓孩子們能專注於環境倡議。不落蒂聯盟更曾走進公部門,直接向立委、環境部說明執法困難與政策盲點,希望透過兒少視角推動改變,讓台灣菸蒂防制政策更見成效,也實踐兒童權利公約中的兒童表意權。
信義房屋指出,支持《杜絕菸害 不留餘蒂》計畫,是對下一代公民意識的肯定。孩子們以創意與行動,拓展了社區營造的想像,也讓人看見社區的未來不只是大人的責任,更是孩子們共同參與的舞台。
「社區一家」計畫自2004年起推動至今,已支持超過3600件社區提案,投入資金逾五億元,致力於凝聚人心、促進環境永續與社區共好。不落蒂聯盟的行動,與「社區一家」的精神高度契合,無論年齡、不限形式,只要有心,就能為社區帶來改變。
想瞭解更多不落蒂聯盟作為,可關注社群帳號: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79163753700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dont.drop.it/
不落蒂聯盟由一群國小與國中生自發組成,獲得社區一家楷模獎時,名為不落蒂4.0小隊,乃因受到前面三代學長姐的啟發。隨著每一年能力的升級,如今,核心團隊成員自詡為不落蒂6.0小隊。團隊現有約20人,核心成員7位,皆為國中小學生。行動從蘆洲、三重開始,擴展至台北、宜蘭,甚至成立加拿大分隊,近日連日本分隊都已經成形,團隊持續擴大。從最初的街頭「撿菸」簡,到如今結合科技、教育與政策倡議,致力於從源頭「減菸」,目標都專注在減少菸蒂對環境的危害,讓公共空間更乾淨、更友善。
「孩子也能改變世界!」隊員陳樂熙、黃陳希指出,菸蒂是水源、土壤與空氣汙染嚴重卻被忽略的汙染源,一根菸蒂可汙染高達100公升的水,若落入水溝,被帶入河川乃至海洋,將直接影響自然生態。除了親手撿拾,他們也透過街頭宣講、短影音創作與舉辦兒童論壇,讓更多人理解菸蒂的危害。現任隊長許哲愷、副隊長黃皇云回憶:曾有阿伯因為看見他們的行動與說明,從此不再亂丟;也有家長被孩子勸導後開始自備菸蒂收納盒。這樣的回饋,讓他們感受到行動真的有用,也更有意願持續投入、影響更多人。
為了提升效率,他們也投入科技工具開發。團隊一開始使用由學長姐設計的簡易鐵網,曾在便利商店門口的水溝攔截超過1200根菸蒂。之後隊員吳昊翰進一步開發「智慧型水溝攔截網」,利用光敏電阻與Wi-Fi模組,只要有菸蒂落入水溝、遮蔽光線,系統即會通知團隊前往清理。目前實體裝置已完成,程式仍在測試階段,未來可望更精準掌握汙染熱點。
除了硬體,他們也發想了「台灣菸蒂獵人App」,透過群眾回報與地圖標示記錄菸蒂分布。雖尚未正式上架,但已有雛型,未來若能取得資源支持,將成為社區環境管理的重要工具。
他們行動的另一項核心,是統計菸蒂數據。年紀最小,即將升上小六的隊員吳際說明,透過攔截網與人工清理的數據,除了能掌握汙染熱點,也能向民眾與公部門提供清晰證據,凸顯問題嚴重性。例如,一處熱點曾在一個月內攔截超過1200根菸蒂,等同於12萬公升水資源避免受汙。數據不僅能支持倡議,也有助於掌握高風險區域,提升撿拾效率。
除了街頭行動,不落蒂聯盟也積極推動社會對話。今年在三重高中舉辦「兒童行動論壇」,邀集10個兒童團體、近400人參與,並有加拿大分隊線上共襄盛舉。論壇不以競賽為主,而是鼓勵其他兒童團體分享行動成果,包括「快時尚-衣衣不捨小隊」、「復魚者聯盟」等,主辦方提供行動經費,讓孩子們能專注於環境倡議。不落蒂聯盟更曾走進公部門,直接向立委、環境部說明執法困難與政策盲點,希望透過兒少視角推動改變,讓台灣菸蒂防制政策更見成效,也實踐兒童權利公約中的兒童表意權。
信義房屋指出,支持《杜絕菸害 不留餘蒂》計畫,是對下一代公民意識的肯定。孩子們以創意與行動,拓展了社區營造的想像,也讓人看見社區的未來不只是大人的責任,更是孩子們共同參與的舞台。
「社區一家」計畫自2004年起推動至今,已支持超過3600件社區提案,投入資金逾五億元,致力於凝聚人心、促進環境永續與社區共好。不落蒂聯盟的行動,與「社區一家」的精神高度契合,無論年齡、不限形式,只要有心,就能為社區帶來改變。
想瞭解更多不落蒂聯盟作為,可關注社群帳號: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79163753700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dont.drop.i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