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陳曼羚 回顧2023年房市,在修法改革部分,行政院去年10月提出、立法院11月三讀通過《住宅法》部分條文修正案,明定公益出租人的租賃契約資料,不得用於查核租賃所得、房屋稅及地價稅,同時放寬社宅的經濟或社會弱勢資格要求。此外,《危老條例》修正案新增公有財產除3種例外情形,應一律參加危老重建,以加快老舊建築改建效率。 1.虛坪改革 近年新建案公設比動輒30%以上,部分建案更達40%,民眾埋怨付出高額房價,卻換來...
文/蔣巧薇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指出,自2016年起施行的個人房地合一所得稅後,多次有民眾在虧損情況下出售屬該稅制範圍內的房地產,誤認為只需辦理實價登錄,無需申報所得稅,結果遭罰款。 根據《所得稅法》規定,不論房地交易盈虧,民眾都應該在所有權移轉登記後的30日內,填具申報書並附上契約書影本及其他相關文件,向所轄稽徵機關申報。 例如,甲君在2021年以890萬元購入A房地,2022年以885萬元出售後,因未於法定...
文/蔣巧薇 立院於今(19)日三讀通過攸關囤房稅2.0的《房屋稅條例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,條文明定重點包括,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稅率為1%,非自住住家稅率上限提高至4.8%,並採全國歸戶,地方政府皆須訂定差別稅率,並採全數累進課徵,預計最快2024年7月上路,並在2025年5月後繳納的房屋稅即適用新稅率。 政黨團皆同意財政部版本,擬從縣市歸戶改採全國歸戶,法定稅率區間由1.5%至3.6%,調升到2%至4...
文/蔣巧薇 國稅局提供多元彈性的稅款繳納方式,其中,針對遺產稅應納稅額超過30萬元且經濟困難的納稅人,若無法一次繳清現金,可申請以遺產中的公共設施保留地抵繳稅款,不過仍需依規定計算得抵繳遺產稅的限額。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說明,根據《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》第44條第3項,申請抵繳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在被劃設前就屬於被繼承人所有,或在劃設後透過繼承轉移給被繼承人,該土地可以全額抵繳遺產稅。 其他情況下,...
根據財政部統計,今年11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金額為42億元,年增率高達34%,統計前11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已達348億元,有機會超過去年的382億元,再創歷史新高。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房地合一稅收增加主要有三個因素,第一,2016年後買進的房屋數量越來越多,日後出售時可能遇到房地合一稅的案件數也隨之增加,第二,2016年後買進的不動產價格大幅升值,第三則是房地合一稅2.0拉長短期稅率期間,這幾項因素...
[NOWnews今日新聞] 租屋族注意!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(27)日審查《所得稅法》第17條,朝野取得共識,租金支出將從現行列舉扣除改為「特別扣除額」,受惠戶數上看102萬戶,減稅利益約71億元,不過有排富、排除有殼族、排除受領補貼部分等3大排除條件。此外,租金額度也可能從每年12萬元提高至18萬元,不過此部分仍未獲共識。 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,多位立委提案希望將租金支出改列為特扣額,避免在標準扣除額不斷提高下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