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母店租擬下修約一半 靠咖啡廳讓商圈回溫
調整字級
大中小根據北市府最新一期《不動產市場動態年報》,全市各主要商圈中,以天母商圈店面月租金最「平易近人」。在地房仲指出,天母商圈全盛時期知名品牌、特色店家林立,幾乎可與東區商圈分庭抗禮,但歷經幾波大環境景氣不佳,高租金壓垮許多業者,導致店家出走;如今店租明顯下修,反而吸引咖啡店等「民生必需」的店面進駐,擺脫蕭條窘境,以平實租金轉型成社區型商圈。
台北市地政局《不動產市場動態年報》將各主要商圈分為「主要街道店面」與「非主要街道店面」,並統計2013至2019年平均月租金。主要街道店面平均月租金最高在忠孝商圈(忠孝東路四段沿線店面),每坪1萬4746元,非主要街道店面平均月租金最高則在西門商圈,每坪5548元;而主要街道與非主要街道店面租金最平易近人的商圈,都是天母商圈,分別為每坪3033元、1663元。
信義房屋天母店專案經理吳建樵指出,1980年代的天母商圈相當繁榮,異國風特色店家、國際知名服飾品牌林立,當年雖還沒有捷運,不過公車班次多,吸引雙北各地民眾逛街消費,可說是與忠孝東路的東區商圈分庭抗禮。不過,約15年前左右,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,高店租壓垮許多業者,倒閉潮開始出現。
經歷多年,天母商圈的店租有所盤整,甚至成為北市各商圈租金相對親民之處。吳建樵舉例,天母西路知名三角窗店面,租金高點時,光1樓店面每月就需50萬,地下室每月租金也要20萬左右,但目前地下室加1樓,推測月租金修正至30萬內;又如過去天母西路第一排租金行情在高點時,看不到便利商店等中租金店家,但現在主幹道上可見超商、藥局、補習班等民生必需店家。
吳建樵認為,與其說天母商圈「沒落」,更恰當的形容是「內化為社區型商圈」,依靠約11.5萬人口的內需消費力道支撐。現在天母除在地人喜愛的傳統老店屹立不搖,也不乏民生必需、新進店面與咖啡店。
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也分析,天母商圈不在市中心,因此租金行情比忠孝東路、西門町低,但當地店面以「在地內需消費」為支撐,也就是在地居民具有消費力,且也偏向在地消費,加上近年天母圓環常在周末假日舉辦市集等活動,又有許多特色餐廳和店家,使商圈凝聚力也轉強。
信義房屋天母店專案經理吳建樵指出,1980年代的天母商圈相當繁榮,異國風特色店家、國際知名服飾品牌林立,當年雖還沒有捷運,不過公車班次多,吸引雙北各地民眾逛街消費,可說是與忠孝東路的東區商圈分庭抗禮。不過,約15年前左右,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,高店租壓垮許多業者,倒閉潮開始出現。
經歷多年,天母商圈的店租有所盤整,甚至成為北市各商圈租金相對親民之處。吳建樵舉例,天母西路知名三角窗店面,租金高點時,光1樓店面每月就需50萬,地下室每月租金也要20萬左右,但目前地下室加1樓,推測月租金修正至30萬內;又如過去天母西路第一排租金行情在高點時,看不到便利商店等中租金店家,但現在主幹道上可見超商、藥局、補習班等民生必需店家。
吳建樵認為,與其說天母商圈「沒落」,更恰當的形容是「內化為社區型商圈」,依靠約11.5萬人口的內需消費力道支撐。現在天母除在地人喜愛的傳統老店屹立不搖,也不乏民生必需、新進店面與咖啡店。
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也分析,天母商圈不在市中心,因此租金行情比忠孝東路、西門町低,但當地店面以「在地內需消費」為支撐,也就是在地居民具有消費力,且也偏向在地消費,加上近年天母圓環常在周末假日舉辦市集等活動,又有許多特色餐廳和店家,使商圈凝聚力也轉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