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成采錡 住展雜誌統計,今年1月至5月底,北台灣各縣市行政區新成屋、預售屋新建案平均每戶總價(以開價計算)最低前十名,依序為冬山、羅東、三星、大溪、員山、礁溪、五結、新豐、壯圍、觀音。之中以宜蘭冬山的新建案最容易入手,平均每戶總價僅637.3萬元。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,雖說近期不少新建案壓縮坪數控制總價帶,但因房價還僵在近年高點,新建案平均每戶總價能低於一千萬元的區域減少中,如今民眾想用一千萬元內的預...
文/成采錡 地價上漲、土地難整合,北台灣迷你基地建案數量持續增加。根據住展雜誌統計,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中旬,北台灣有約326個基地面積100坪(含)以下的建案進場銷售,占整體建案約8.7%。迷你基地建案中,約30%位於台北市、27.6%在桃園市、25.5%在新竹地區,其餘則分布在新北市及宜蘭地區。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,房、地價居高不下,讓迷你風潮持續襲捲房市,不僅集合式住宅常規劃有小2房...
編輯著作/成采錡 文/成采錡 買賣雙方認知價格喬不攏,整體新建案市場買氣低迷,千億案量卻陸續進場,使預售屋待售戶數增加。據住展雜誌統計,北台灣近三年(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)間,預售屋建案可售戶數(扣除股東戶、建商保留戶與地主分回戶)達170,264戶,其中約有47,108戶、27.7%尚未售出。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,各預售建案工程進度不同,可能未拆除地上舊建物,也可能結構體施...
文/成采錡 北台灣新建案平均銷售率跌落50%多空分水嶺,增加房價下修壓力。根據住展雜誌統計,2022年北台灣新成屋、預售屋建案總規劃戶數共計86,245戶,扣除建商保留戶、股東戶與地主分回戶後,釋出於市面銷售的可售戶數為65,136戶,累計成交戶數為29,550戶,剩餘戶數為35,586戶,平均銷售率約45.4%,較2021年下滑14.7個百分點,中斷連續5年正成長,且年衰退幅度為2015年以來最大...
編輯著作/成采錡 文/成采錡 隨著各利空因素產生的阻力越來越大,去年Q4房價漲幅收斂。據住展雜誌統計,北台灣去年(2022年)Q4新成屋、預售屋房價平均年漲幅約15.2%,較去年Q3減少2.9個百分點,漲幅未再創波段新高。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,因多重利空因素讓買盤持續觀望,北台灣各縣市去年Q4房價上漲力道都不如Q3,新竹地區季漲幅更直接砍半,房價上漲速度像是從高鐵轉乘台鐵。隨著買氣續處低檔,及...
「做社造也能上大學」高中生做社造對未來發展也有助益。大學學測甫落幕,萬芳高中學生在歷史老師黃小萍帶領下,從拼積木開始做社區營造;其中,一名朱同學用上萬顆積木拼出指標歷史建築景美集應廟,過程中發掘自己對建築的興趣,也因投入社造的豐富歷程,如願申請進入中華大學建築系。黃小萍以積木為引子,引導學生拼出文山區的古蹟建築,為了了解古蹟樣貌,學生們走入社區拜訪文史工作者與在地居民,進而籌備台北建築群策展、文化市集、歷史建築導覽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