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國發會10月發布的最新台灣人口推估報告,明年台灣確定將成為超高齡社會,信義公益基金會推動共好計畫倡議長者活躍老化,號召民間力量投入高齡服務創新已邁入第九年,11月23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頒獎典禮暨成果展,頒發18個獎項給17個單位;今年的提案亮點AI科技是一大特色,有提案計畫教導長者學習AI創作詞曲,讓長者唱出心中的話,與社會連結,未來計畫發行專輯,進軍金曲獎。信義房屋表示,自創業之初,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就...
隨著現代化的快速發展,許多地方的傳統信仰與文化逐漸被忽視,台南的和勝堂結合廟宇與社區辦實境遊戲、桃園八德龍山寺畫Q版神明在社群上傳播,不僅積極守護珍貴的宗教文化資產,並在信義房屋「社區一家」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支持下,開創了新的可能性。 廟宇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,更是地方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。然而,隨著在地人口外流與時代變遷,許多宮廟的文物面臨不被重視的危機。和勝堂的特助吳尚穎與文物修復師周志明,看見過去許多老舊...
信義公益基金會從2016年開始推動「共好計畫」倡議活躍老化,並從2021年起設置「銀福獎」以激勵65歲以上長者親自提案並投身實踐。今年這一股65+銀實力來勢洶洶,參與「共好行動徵選」的149個提案單位中就有25位具備角逐銀福獎資格。上月底獲獎名單揭曉,除了7個團體外,其餘8名個人提案獲獎全數由65歲以上長者囊括,包括現年75歲、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,人稱「曹爸」的曹汶龍醫師拿下了今年度的首獎,證明活到老用到...
信義房屋19年來投入五億元推動「社區一家」全民社造行動計畫,是國內單一企業支持最久的社區改造計畫,對於許多剛踏入社造的個人與團體,信義房屋宛如社區天使投資人,支持夢想轉動。今年社區一家提案總件數再度破千件,個人與校園提案數也較去年成長,在計畫類型上跨世代的社會關懷、社區產業創新以及永續生態等更是熱門關注議題,顯見永續觀念已在社區成形;今年選出4件首獎、88件楷模獎及122件種子獎,並由首次參與提案的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...
文/蔡余婕 台北市政府推動「社會住宅青銀換居計畫」,一年多來僅5戶入住,遭議員質疑成效不彰,且違規記點制過苛。台北市政府都發局回應,近半年已成功媒合4戶,且已將租期延長為12年,至於違規記點制度為社宅住戶的管理規範,並非針對特定對象。 長者難離開熟悉生活圈 都發局表示,台北市於2022年提出「青銀換居試辦計畫」,主要提供行善及青年一期社宅的一房型單位,因長者習慣長年居住的生活圈,影響搬遷意願,試辦一年後,僅1戶...
文/住展雜誌 2022九合一選舉已於日前圓滿落幕,在激烈競爭之下,地方諸侯終於大局底定。各候選人在選戰過程中,對於住宅政策都提出不少看法,《住展雜誌》整理六都市長當選人的住宅政見如下: 台北市 蔣萬安 蔣萬安表示,當選後將保留更高比例社宅戶數,提供給40歲以下年輕人戶數,他認為柯文哲市長的社宅政策在溝通、財務規劃及地點選擇上都有問題,未來會透過公辦都更、校園改建EOD計畫等方式,解決北市土地取得困難的居住問題;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