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統蔡英文的8年20萬戶社會住宅政策,當中8萬戶為包租代管,12萬戶為直接興建;直接興建12萬戶當中又分第一階段蓋4萬戶,第二階段目標興建8萬戶;依據內政部數據顯示,第一階段興辦4萬戶已於10月底達標。為求第二階段興辦8萬戶順利達成,國家住都中心表示,明年首波於全台18縣市推動50案社會住宅,其中北台灣7700戶,中台灣1600戶,南臺灣5420戶,東台灣580戶,總計超過1.5萬戶。 國家住都中心說明,首波規劃5...
杜議員提到,房價高漲,年輕人買不起房已是世代的共業!隨著新竹縣人口數量持續提升,為落實居住正義、保障居住品質,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,可望提供弱勢家庭及就業、就學青年在新竹縣以優惠條件租屋,在居住品質上也能獲得保障。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,有關興建社會住宅政策,今年5月確定興建住宅基地位置,目前規劃竹北市有2處、竹東鎮有3處基地、湖口鄉有2處,共計7處基地將近2,000戶為中央優先推動社會住宅基地。其中竹東仁愛段基地由...
A7合宜住宅周邊目前新推案房價每坪約25~28萬元,合宜住宅一手中籤的普遍行情每坪約14~15萬元,與市場行情已經有明顯價差,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當年為了居住正義推出的合宜住宅,原本就是低於市價7折的概念推出,造成許多人登記抽屋,明年中開始A7合宜住宅屋主陸續持有時間屆滿5年,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,從此次平價宅的抽籤盛況來看,兩戶行情每坪約22萬元左右,竟然就吸引高達70組民眾投標,此次標售價格有...
港都大林蒲遷村計畫之規劃,讓居民的「居住生活權」、「財產權」與「社會權」都能獲得保障,落實居住公平正義。 ▌「居住生活權」 「居住生活權」方面,安置地區目前公共設施皆已齊備,但為了提供居民更好的居住環境,將再加碼優化,包括規劃新闢學校、警消、公園綠地、日照、公托、多功能活動中心、文化展示空間等,讓居民未來生活環境將比現在更優質、更便利。同時也將興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,照顧大林蒲無房無地及經濟社會條件弱勢的居民,讓...
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, 2021-2024年第二階段,中央將加入興辦行列,直接發包的社會住宅將達6萬6千戶,此階段興建的社會住宅,將朝每一案件至少取得2項建築標章努力,同時導入綠能、智慧、循環經濟等理念,提升居住品質。蘇院長強調,社會住宅的目的不僅實現居住正義、照顧弱勢族群,更應結合公共服務與社會福利功能。內政部表示,為利推動第二階段8萬戶社會住宅,全國已盤點出209處170公頃適合興建用地,約可興建8萬戶。將由中央主...
配合第三跑道地區居民需求,延後動工,可保有3至4年完整時間,妥善處理遷建及居民安置作業,鄭文燦強調,採先建後遷等安置原則,配合提供安置住宅、包租代管等方式,給予居民充裕時間興建自己家園或尋找適當住所,原預計第三跑道區2025年完成興建,而協商民航局調整期程,盼給予居民更充足時間進行安置作業。安置住宅部分,桃園市府已完成3個基地共1,200戶安置住宅的發包,民航局將由市府協助代辦1,200至2,000戶,預估安置總戶數...